我是张无忌金策略。
塌房都熟悉,第一次知道还有塌坟的。
娃多多,不是,娃哈哈这个瓜大家都吃了吧,太炸裂了。
我现在甚至觉得娃哈哈纯净水都不那么纯了。
正所谓:七个孩子五个妈, 一双布鞋人人夸, 离岸公司美国家, 爱国企业娃哈哈。
宗家的事情本来就是旧闻了,好几次在网上都被讨论过,每次都被神秘力量压下去了,所以影响力有限。去年宗庆后还是生活简朴的爱国企业家,爱妻宠女,大家都叫他宗老,现在已经是宗老头了。
宗家的八卦并没有什么好讨论的,有钱人的世界差不多都这样,宗老头不过是有名有姓的老婆三个,认祖归宗的娃四个,作为前中国首富,符合大家对资本家刻板印象,比老宗玩得花的多的是,他们还没宗有钱。
最有意思的还是娃哈哈的股权和分红体系:
展开剩余82%1987年,宗庆后借款14万元承包杭州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,通过代加工口服液进入市场。1991年收购杭州罐头食品厂,正式成立娃哈哈食品集团公司,主导产品研发(如八宝粥、AD钙奶、纯净水)、渠道建设及品牌塑造。
国有资本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46%第一大股东金策略,实控人为杭州市上城区财政局。
宗氏家族宗庆后(原)→宗馥莉(现)29.4%第二大股东,宗馥莉通过宏振投资控制核心资产。
职工持股娃哈哈集团基层工会联合委员会24.6%第三大股东,覆盖工作满一年的员工。
宗家实际控制职工代表会,总共控制股权超过51%,为实际控股人。
但是娃哈哈历年分红给国资委的钱比想象中少很多,因为宗家通过自己独立控制的公司代工了娃哈哈的大部分产品,获得大量的利润,架空了娃哈哈本体。
娃哈哈是宗家一手做大不假,但却是国资平台背书和政策支持,这个和马云他公司是不一样的,所以宗家到底有没有掏空国有资产,这才是这个大瓜应该重点反复讨论的地方。
小宗这边主打一个大女主复仇剧本,是吹牛立人设也好,起码这个是大众想看的。老头子出轨,把小三光明正大领进家,孩子羽翼未丰,几十年隐忍不发,后来老头死了,女主差点被踢出局,转身回来大杀四方。
小三私生子这边,和她叔叔一样,拿“亲情”说事,进行道德绑架,说她应该照顾“弟弟妹妹”,这是不符合现代价值观的。要一个孩子对出轨的父亲和小三感激涕零,对私生子长姐如母?他叔叔拿族谱就搞笑,这玩意谁都能写,我现在写我是秦始皇都没人管。
老婆与小三的本质区别在哪里?老婆对丈夫有情有恩有义,顾全大局,不会轻易让大家不好看,尽量配合,给其完美人设。
小三为钱为利,不达目的不罢休,不惜使用任何手段,会想要更多。所以在老宗头离世后金策略,哪怕把他拖下神坛,清名尽毁,杜建英也要拱着几个私生子打官司要钱。
杜建英1991年入职娃哈哈,那是第一批大学生,据说杜建英的英语非常厉害,所以成为了进出口公司总经理、总经办主任、党委主任,都是和宗庆后非常近距离的相处,估计就这样日久生情了。因为那时的宗庆后都是以工厂为家,宗馥莉和施幼珍都说过,宗庆后是属于娃哈哈的,不属于他们家庭的,因为基本不着家。
娃哈哈公司在1996年和达能组建5家合资公司,后来出了纠纷案,达能当时给了7100万美元的薪酬,这些资金分别被打入宗庆后的账户(5000多万),其余的打给了施幼珍、宗馥莉、杜健英她们3个人的香港银行账户,按照当时汇率计算,相当于5.8亿人民币。而2006年娃哈哈合并净利润只有10.7亿元,这笔薪酬占比高达54%。
2007年达能纠纷案真正代价远超公开数据,达能提出400亿人民币并购要价,最终以5倍收益套现离场。娃哈哈控制权虽然保住了,也付出了惨痛代价,中美两地合计补税4.5亿人民币,然而宗庆后一家人被迫退绿卡,只有杜建英母子的美国身份不受影响。7100万美金的薪酬,杜建英和宗馥莉分到了相当的比例。
如果是合法赚的钱,他们想怎么花,是他们的自由。
在海外置产,合法获取美元的途径也很多,并非只有每年汇出去五万美元这种方式。先富带动后富这只是政策口号,并非法律。
有钱人没有这个义务,他们需要的是依法纳税。到了富豪级别的,资产不能只放在一个地方,也是本能和常识。
宗家一大家子,包括那三个美国籍的寄生虫,都透露出一股浓浓的僵尸味道。
在中国,这种资本家遗产争夺战,实则是腐朽的封建文化和资本主义的缝合怪,实在是臭不可闻。
有些人还给这里面的演员们共情,还什么大女主之类的,真是荒谬绝伦。
几个老婆,几个娃,用最近的热梗说叫私德,属于私人道德和家事,撕B也是为了自身利益,我们旁观者老百姓看看就好。
事关共同富裕和国有资产归属的事情才是大事,和每个公民都有关。
娃哈哈品牌形象如今因家族丑闻受损,印证了《论语》所言:
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
想来,商业的终极逻辑并不应该是「藏」,而是「治」——再精密的商业布局,终究也要接受人性的「审判」。
毕竟,人设的崩塌不可怕,可怕的是规则与人心的双重溃败。
也正如《韩非子》所言:
法不阿贵,绳不挠曲。
当资本试图凌驾于「规则」之上,当亲情沦为「利益筹码」,这场争产案的终局或许不是「输赢」,而是对现代商业文明的一次「拷问」。
故,「德不配位金策略,必有灾殃」,大抵如此。
发布于:湖北省优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